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观点| 束定芳 :论多语种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以下文章来源于语言治理

论多语种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束定芳教授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外语教学等;上海市英语教育教学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外国语》主编,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会长,全国高校外语学刊研究会秘书长,Cognitive Linguistics 等国际期刊编委,国际认知语言学研究会常务理事(2015-2017);2009 年获“上海市领军人才” 称号;2017 年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 人才计划和国家第三批“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语言治理推荐文章

摘    要

语言是人类认知能力发展的产物,又反过来推动人的认知能力发展。学习一门外语意味着进一步提升学习者的认知能力,掌握多门外语则不仅促进其认知能力,还能拓展视野和社会交流面,增加多元文化视角,提升国际沟通能力。随着中国进一步融入世界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对掌握一门以上外语的高素质、国际化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目前,国内一些高校和中小学在培养多语种人才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但在政策、课程、师资、评价等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认为,在培养多语种人才方面,最重要的是解放思想、创造条件、大胆实践、推广经验。

关键词

多语种;外语;人才;教育; 

文献来源:束定芳.论多语种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外语教学与研究,2022,54(6):912-921+961.




01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文化和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持续提升,参与国际事务和全球治理的机会大大增加,培养掌握多门外语的各类专业人才显得越来越重要。这不仅仅是个人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发展的现实需要,有助于中国更好地融入世界,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负责任大国应有的作用。同时,随着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的人生目标和事业追求也在发生变化,个人发展的方向和渠道越来越多元化,具备多语能力(即能够在相关场合使用两门以上外语的能力)对他们成为高端国际化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02

人类具有掌握多门语言的潜力

语言能力是人的标志性特征。学习语言的能力与生俱来,一个人也因此具备掌握一种以上语言或方言的能力。据Baker&Jones(1998)的《双语制与双语教育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Bilingualism and Bilingual Education)介绍,新西兰有一位叫Harold Williams的人,一生掌握了58种语言;一位赢得1990年欧洲多语种大赛的选手——苏格兰的Derick Herning——掌握22种语言;还有一位1962~1966年担任联合国译员的Alexander Schwarz先生,能够在31种语言之间自由转换。

我国民国时期的许多大师级人物,如王国维、陈寅恪、鲁迅、辜鸿铭、林语堂、赵元任等,都掌握多门外语,能够熟练使用这些外语来从事学术研究或进行专业交流。或者说,正是因为掌握了多门外语,并借此达到学贯中西的境界,他们才能从世界看中国,从中国走向世界,成为具有国际视野、融通中外文化的大师。

目前,在国内部分重点外国语大学,也有一批学生同时学习两门甚至两门以上的外语。例如,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俄语、德语、法语等专业的学生除了学习本专业语种外,还继续学习英语,并在大学四年级通过英语专业八级考试,获得相关证书。这些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甚至可能把英语作为自己的工作语言。上海有些中学也有不少学生同时学习两门外语。例如,作为上海市教委批准的国际化教育试点学校之一的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2009年开始推出英语和德语双外语学习实验班。每年90~100位高中新生选择在正常课程之外参加德语课程学习,每周10节课。学生学习德语两年半后参加德语语言证书考试(Deutsches Sprach-Diplom,DSD),达到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B1水平1;高中毕业时参加高考英语考试,平均分为120左右。也就是说,这些学生在不足三年的高中阶段内同时学习并基本掌握了两门外语。

03

多语种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多语种人才培养对中国参与国际治理,加强国际文化交流,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学校特色教育以及促进个人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3.1 中国参与国际治理、加强国际文化交流的需求

中国参与全球治理需要掌握多种语言、通晓国际规则、在国际重大事务上敢于并善于发声的政治家。据联合国报告,当前中国在联合国系统的总人数为450人,仅占联合国人员总数的1.09%2,严重影响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应有的作用,未能完全承担与其实力和地位相当的责任和义务。2020年2月,外交部前副部长傅莹在出席德国慕尼黑国际安全会议后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3,当世界形势如此快速变化之际,中国的国际角色和地位面临复杂挑战,我们应该有更多重量级人物出现在慕安会这样的国际论坛上,也应该有更多的中国学者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直接走向国际,参与到外交斗争中来,否则很难改变当前国际舞台上,尤其在欧美主场上,涉及中国话题时中国声音较弱的状况。

因此,中国走向世界需要越来越多的职业外交家,而职业外交家的基本素养之一就是能够使用外语进行交流。除英语之外,还应掌握一些其他重要语言,如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如果出使某一特定国家,还需要掌握那个国家的主要语言甚至土著语言。

此外,中国的对外文化交往需要掌握多语种的高级翻译,中国的国际问题研究也需要掌握多语种的高级研究人员。如果只掌握英语,不懂非英语国家的官方语言或土著语言,研究这些国家时就只能阅读英语文献,难以真正走进这些国家或地区的普通民众中间,这样的研究显然比较间接,也难以深入。

3.2 学校特色建设的需要

目前,国内不少中小学都开设了非英语语种的课程。例如大部分外国语学校都开设了法语、德语、俄语、西班牙语、日语等课程。目前上海市有25所高中开设非英语语种课程,其中开设日语课的学校有15所,法语14所,德语11所,西班牙语11所,俄语2所,其他语种(含韩语、意大利语、阿拉伯语、希伯来语、梵语、阿维斯坦语)的7所(郭侃亮2020)。学习这些非英语语种的学生达4000多人(见表1)。

除个别学校外,学生基本上只能选择学习其中的一门外语。部分学校虽然也开设了一些第二外语选修课程,选修人数也达到了两千多人(见表1),但因为课时少、师资不稳定,效果有限。要真正培养掌握多门外语的国际化人才,就应从中小学开始进行多语种教学,外国语学校或重点高中可以作为试点单位。

实际上,上海部分学校已有此类成功案例。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简称“上外附中”)2007年开始试行双外语教学,培养中学阶段即能熟练掌握两门或以上外语的优秀学生,结果超出预期。到目前为止,双外语班学生已毕业六届。通过7年的连续学习,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和第二外语均能达到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B2甚至C1的水平。相当一部分学生从初中开始就能使用两门外语阅读原版学科教材和文学经典。笔者2018年曾对学习双外语的学生和有关学科的任课教师就学习方法、成效和体会等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表明,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学习另一门外语能够事半功倍,因为已有的英语知识和能力,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等,以及学习英语的一些经验和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并促进第二外语的学习,达到1+1<2(即学习第二外语的时间整体上小于学习第一外语的时间)的效果;同时学习第二外语对巩固和拓展英语知识和技能,促进其他相关学科的学习,特别是语文、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也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学习多门外语和文化,对其他文化的包容性更强,也更具同情心,对本国文化也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会,达到1+1+1>3的效果。

3.3 个人认知能力发展和综合素养提升的需求

学习和使用多门外语可以促进个人认知能力和元认知能力的发展。研究显示,多语学习者不仅具有丰富的知识和宽阔的视野,也具备多种认知优势。Kostiuk(2022)从认知视角阐述了个人在掌握一门外语的基础上再学习更多外语时所具有的六大优势:1)更自信;2)大脑有掌握几门不同语言的潜能;3)掌握了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4)懂语法;5)与周围能说多种语言的人有交集;6)学习一门与第一外语相似的语言所花时间要少很多。此外,多语学习者大脑的执行控制能力较强(Carlson&Meltzoff 2008;Best et al.2011),大脑衰老及疾病发作较缓(Craik et al.2010),思维方式更理性(Keysar et al.2012),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强(Marian&Shook 2012)。

在第一外语(如英语)的基础上再学一门外语,英语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英语学习的经历和经验将使得学习第二或者第三外语更容易,可以说是事半功倍,即所谓的1+1<2。同时,再学一门外语,非但不会影响第一外语(大多数情况下是英语)的学习(Côtéet al.2022),实际上还可促进其学习(Vetter&Jessner2019),甚至提升其他学科的学习能力和效率(Mc Manus 2022)。

学习和使用多门外语还可以帮助学习者了解自己、了解世界,促进个人综合素养的提升。首先,学习外语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母语。研究发现,外语学习者对母语的反应速度更快,对母语词汇和语法的理解更深刻。研究者认为,学习一门外语会影响或改变母语知识储存、调用和组合的方式。换句话说,二语学习可能会促成母语表征的重组,改变对已有母语知识调用和组合的方式。随着时间推移,母语和二语的使用经历会对这类变化起到巩固作用。因此,二语学习者的学习经历和新的知识可能推动学习者整个语言系统和概念系统的重组,产生1+1>2的效应。有证据表明,早期习得一门外语会对人类高阶认知功能产生影响(Filippi et al.2022)。Dussias&Sagarra(2007)指出,二语学习可能会在学习者大脑中形成两个独立的语言系统,但二者又会逐渐融合。

研究发现,三语学习同样会引发概念重组(Schwieter 2019:306)。下面提供一个实例。上外附中2019届毕业生袁钥炜同学在校时同时学习英语和日语两门外语,并于2018年获得全国中学生英语、日语演讲冠军。笔者邀请她介绍自己学习两门外语的经历和感受,她写到:

初识日语之时,此前学习英语的经验和习惯的积累,成为了我去探索这门全新语言的指南针。尽管在我看来,两种语言在发音以及背后的文化、思维模式委实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学习外语的方法,以听说读写之分,确实有很多相通之处能够相互借鉴。有时,倒是得益于日语与英语间的种种反差,我才能够更明确地感知两者各自的特点,甚至重新认识我的母语中文——尤其是在翻译的过程中,假设我们试图用3种语言表达同一种意思,尽全力翻译后仔细一品却依旧感觉到彼此间微妙的差异,或是发现有些意思好像根本无法精准地翻译。

其次,多语知识和能力可以使学习者更有效地学习世界历史、地理、文学和艺术。例如,一个学习英语后又学德语的学生一定会对德国的历史和文化有更多更深入的了解。这不但因为德语教材中有很多关于德国历史、地理和社会、文化方面的内容,而且由于学习了这门语言,平时就会更加关注有关德国的各类信息,有机会接触德国朋友或学习德语的同学或同事,因此有关德国的知识就会更丰富。笔者本人就有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德语是笔者的第二外语,因此笔者对有关德国的信息就特别敏感,也格外留意德国哲学家和作家的作品,关注德国的历史和文化。从2006年至今,笔者访问德国8次,结识了许多德国语言学领域的专家,对推动中德认知语言学领域的学术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使本人对德国文化有了更为直接的认识。

第三,多语能力可以促进学习者综合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语言能力,特别是多语能力的提高,能促进学习者思维品质和综合素养的提升。在学习不同外语时,由于语言之间的差异,特别是对同一事物命名的角度不同,对同一事件观察或描述的角度不同,自然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形成比较,从而提升多语学习者对事物的敏感性,学会从不同角度来认识和表达事物。例如,英语中的“地下车库”是underground garage,而德语是Tiefe Garage,字面意思是“深车库”。两种语言对同一事物的描写角度完全不同,反映了两种文化对同一事物的观察有不同的侧重点。

有关研究发现,学习语言的经历,就像学习任何其他技能一样,涉及语言与非语言知识之间的链接,语言能力实际上与其他能力和知识密切相关,互相联系、互相促进(Bybee 2010)。

上外附中2020届毕业生胡诗成同学的学习感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她从中预(初中预备级,即6年级)开始学习英语和西班牙语,初二(8年级)便开始阅读英文原版的化学教科书。2018年她获得“英特尔国际能源化学竞赛一等奖”。她受笔者邀请,在回顾自己学习两门外语的过程时写到:

英语好,自然对西班牙语学习有帮助,学了西班牙语,也更能促进英语的学习。英语基础好,看起来化学、生物方面的原版书也顺利多了,但西语的学习让我更轻松地看某些英文原版教材确实是没有想到的。很多英语生化方面的专业词汇,都是从拉丁语来的,如果单纯只学过英语,那么记起来是十分痛苦的。其实这些专业词汇本身的拉丁语含义极其简单,又与西班牙语非常相像,所以在初中很早的时候我就认识这些词根的西班牙语版本了。……最关键的是,双语学习让我开阔了眼界,让我形成了严谨的思维,拥有了很好的收集信息、总结信息、掌握规律的能力。

另外,研究者们发现,不同语言背景的人,其思维和行为方式也受到语言结构和习惯的影响(Whorf 1944;Firth 1950;Chen et al.2014)。研究表明,多语言使用会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个性,比如多语者具有更高的灵活性、社交主动性和开放性等性格特质(Dewaele&Botes 2020)。


04

多语种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除了部分高校和外语特色学校开设双外语课程之外,也有其他一些学校通过“选修课”的形式培养多语种人才。由于选修课课时有限、师资质量得不到保障、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因此学习效果有限。例如,上海某985大学2018年首次在相关专业院系推出“第二外语”选修课程作为教育部21所大学试点多语种人才培养项目之一。学生在第一学期报名踊跃,达到一千多人。但因为上述问题,第二学期报名人数锐减到几百人,到了第三学期,选修人数降到三十多人。课程未能达到预期效果。除此之外,在中国的各级各类学校,多语种外语人才培养还存在如下一些突出问题。

1)学习延续性问题由于目前初中与高中之间还没有直升政策,没有非英语语种的中考作为升学依据,因此初中的一些非英语语种大部分是以兴趣课的形式开设。学生的第二外语学习缺乏连续性。另外,部分外国语学校高中毕业的学生,其两门外语的特殊背景和优势尚不能在目前的高考中得到反映。相关高校,特别是顶尖高校和外国语大学的相关专业并未做好招收和接纳双外语基础高中毕业生的工作,学生中学阶段学习第二外语的积极性和成效因此受到很大影响。多语种人才培养体系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的顶层设计。据了解,2021年,上海市教委根据教育部要求,已经委托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和上海外国语大学等院校进行多语种人才培养现状的调研和未来发展规划的制定。这个问题有望逐渐得到解决。

2)教材问题目前只有部分主要的非英语语语种如俄语、日语、德语等编写了中小学教材,而许多语种的教学多使用海外出版教材。但是,在目前的政策背景下,直接使用海外教材存在一定困难,而短时间内编写高质量教材又面临不少挑战。

3)师资问题目前,外国语大学或综合性大学毕业的非英语语种学生愿意到中小学工作的还不多。即便有,他们也大都没有受过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实习方面的训练。

4)教研问题一方面,由于开设非英语语种的学校数量少,教师对外交流的机会少;另一方面,非英语语种的教师大多比较年轻,实践教学经验积累不够,缺乏教学研究的专业指导,难以开展深入的教研教学交流。

05

对多语种教学的建议

多语种教学在中国开展的时间还不长,局部地区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在以下方面努力解决。

第一,加强理论研究。成功的实践需要理论指导。国外关于多语种教育的理论研究成果也不多。欧洲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但欧洲有其特殊的背景。欧洲国家的语言大都同属印欧语系,语言和文化同源度高,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频繁,一个人掌握两种以上外语相对容易。而母语为汉语的学习者学习一门外语,特别是印欧语,已经比较困难,学习两门以上对很多人来说几乎不敢想象。因此,从理论上阐明学习多门外语的实质和成功要素,例如如何维持中国学习者的二语甚至三语的长期学习动机(Vetter&Jessner 2019),同时从实践上展示已有成果并分析成功的原因,对增强学习者信心、科学制定课程方案等具有重要意义。如果说,在学习一门印欧语的基础上,再学一门相近语言更为容易的话,那么,在学习英语的基础上,学习一门非印欧语,如日语,或者阿拉伯语,其中又涉及哪些因素?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实证研究给出答案。

Aronin(2005)指出,就语言使用研究而言,20世纪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初到50年代,是对单语者的研究;第二阶段从60年代到80年代末,是对双语者的研究;第三阶段则是对多语者的研究,始于90年代,一直延续至今。因此,有关多语学习对个人全面发展的影响,特别是对认知能力发展影响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

第二,强化多语种师资培养。高质量的多语种师资是开展多语种教学的重要保障(Calafato 2020)。目前,在一些外国语学校和高校,多语种的师资质量总体上尚能满足教学的需求,但在大多情况下,这些非英语的外语教师往往毕业于非师范类大学,没有接受过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相关训练,在职教研活动和培训也因语种的原因受到很多限制。另外,欧洲的一些外语教师同时教两门外语,如德国的一些外语教师教英语,也教德语,对学生两种外语的学习情况都比较了解,教学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国内的多语种教师往往只教某一门外语,对学生另一门外语的学习情况不太了解,无法充分利用学生的多语储备(multilingual repertoire)作为教学资源(Van Avermaet et al.2018),课堂上不能做到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学生需要自己去感悟两种语言的特点和使用环境,互相参照。如果教师既懂(教)英语,又懂(教)法语,就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学生的英语知识对两种语言的异同进行对比,帮助学生迅速掌握两者的表达差异,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例如,法语的mettre一词就包含了英语中to set和to put on的用法;同样,法语grandir也涵盖了英语to grow和to grow up的用法。英语和法语在词汇上对应关系较明显,这也是因为英语和法语在语言谱系中更接近的缘故。

因此,我们可以尝试培养能同时教英语和另一门外语的师资,以大幅改善多语种教学效果。例如,上海的吴淞中学曾尝试请英语老师基于他们的二外开设第二外语课程。目前,有些学校,例如上外附中、上海曹杨二中等,已经具备这样的师资,但学校的课程安排未能充分利用教师的这种双外语条件。

第三,组织编写多语种教材。多语种教学的另一个困难是缺乏合适的教材。由于学习人数少,起步晚,非英语语种的教材不是没有就是质量不高。教师需要自己动手收集或编写教学材料,或者直接使用海外教材,教学效果会受到影响。在国家支持下,集中力量编写一条龙、高质量的多语种教材显然是当务之急。

第四,规划多语种人才培养的政策。多语种教育非常重要,但显然也受到多方面条件的制约。在目前的情况下,多语种教学没有必要在各地各级各类学校全面铺开,但可以采取局部试点的办法,通过实行特殊政策,如招生、经费、师资、国际合作等方面的特殊政策予以鼓励。根据已有经验,我们建议,多语种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试点:

1)早起点建议从中学,甚至小学就开始试点多语种教学。儿童学习语言有天然的优势是学界和社会的普遍共识。可以在一些特色学校,或为一些有特殊需求的学生提供早期的多语种教学。

2)一条龙语言学习有其特殊的规律。缺乏实际使用环境的语言学习,尤其需要有高质量的师资作为保障。因此,多语种教学最好能在小学、中学一条龙的学校进行,尽量保证不中断。在政策上,大学招生甚至也可考虑优先录取具有多语种背景的学生。

3)语言+语言是在使用中学会的。可尝试将多语种教学与学习某一特殊文化或学科知识结合起来。

4)多专业把语言学习与专业学习结合起来,把语言作为学习其他专业的途径和工具。

5)聚焦区域可以在学习英语的基础上,聚焦一个区域,比如拉丁美洲,学习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或聚焦中亚,学习俄语和其他中亚语言等。

6)国际交流可以充分利用留学生资源、组织学生海外访学、与国外学校建立校际交流和直升入学项目等,拓展学生视野,促进多语学习。

06

结语

在全球化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背景下,多语种人才的培养越来越重要、越来越紧迫。学习和掌握两门以上外语,不仅对个人综合素养的提升和专业的发展十分重要,而且能在国家的未来发展、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治理、融入国际大循环、展示真实的中国形象、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中国特有贡献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编者按

参考文献略,欢迎查询知网或者《外语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6期纸质期刊了解详情。

本文编辑:孙雨

本文审核:沈骑

郑重声明:本公众号推送的文章不能代表本公众号立场。本公众号推送的学术会议、博士招生不负责对接解释。有任何疑问请按照推送内容的官方联系方式对接!如果学术会议、博士招生有任何官方调整,责任不在我方。我们优先推广免费的学术会议、讲座、研修等项目。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学术观点| 束定芳 :论多语种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